201

母親是客家人,15歲那年跟著外公外婆搬到台東。多年來,媽媽偶而會因為親戚的婚喪喜慶,跟著外婆回到竹東,但自從外婆過世,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好幾年前,我曾經利用休假陪媽媽一探竹東老家,但當時忘了帶相機,讓我一直覺得好遺憾。今年爸媽趁著掃墓要上台北,剛好碰上228連假,我很雞婆的安排了帶媽媽回老家的行程。

一下竹東交流道,本來對於行程安排沒啥意見的媽媽,開始雀躍起來,指定要先到竹東的「惠昌宮」,那是媽媽小時候玩耍的地方。

202

惠昌宮供奉的是三山國王,貢桌上擺著新鮮的豬肉和魚

215

有百年歷史的惠昌宮,石獅子卻是新的,一問才知道舊石獅被列為文物,搬到圖書館去,結果半夜竟被小偷搬走了。媽媽很是惋惜,她小時候可是經常爬到石獅身上,把玩獅嘴裡可以滾動的小球呢。

203

惠昌宮保留了完整的戲亭,側邊就是金香小舖。媽媽刻意到店裡買金香,看兒時玩伴是不是還住在這裡,結果早就換人經營。

216

穿個惠昌宮旁的小巷,媽媽好像走進時光隧道~不知不覺客家口音就出現了XD

205

這是她小時候看病的診所,因為罹患中耳炎,每天上學前都要先來看病,可惜已經歇業了

206

轉往竹東國小的路上,天橋下的小攤非常有趣

207

竹東國小正在大興土木,樣貌和上次來時已經大不相同

ap_F23_20100415112836650

媽媽說,他們唸書時只有一排校舍,現在蓋起好幾棟新穎大樓(圖為1928年竹東國小禮堂,照片翻攝百年老校網站

209

唯一不變的,是舊操場邊坡上已被列為古蹟的這座紀念碑

210

據說是日據時代因都市計畫,竹東國小必須讓出操場、興建道路,地主吳錦堂知道後,決定無償捐地,僅要求豎立一座紀念碑「儒醫吳天祐先生之紀念碑」,紀念父親吳天祐先生。

211

這座紀念碑竣工於1933年,上面還有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平塚俊義的提字。

212

紀念碑兩側的文字都斑駁了,倒是種了不少櫻花,猶自嬌豔地盛開著,看顧著莘莘學子。

213

最後來到媽媽的老家(並不是這間),一整排老房子都拆掉重建了,只剩這一間保留媽媽搬家前的樣貌(2019年也已經拆除重蓋)。

我們在屋前探頭探腦,一個阿婆走出來詢問,媽媽立刻用客家話聊起來,原來阿婆就是當年買走房子的屋主,她依稀還記得外公、外婆的名字,只不過50年前,兩人還是豆蔻年華,如今都已年過花甲。

214

至少還有一件事沒變,就是對面這家理髮院,雖然招牌更新、裝潢也換了,但依舊是理髮店。

(2019年陪媽媽再去了一趟竹東,這次是參加大姨的告別式,當時對老家已無記憶的舅舅阿姨們,說要到老家看看,剛巧碰上了大雨,非常感謝廣東理髮院的東華里梁里長幫忙,讓長輩們可以稍微躲雨。)

這一天,雖然只在竹東晃了幾個小時,吃頓飯就走了,但媽媽很開心,後來我還用當天拍的照片與Video,剪了一支6分鐘的影片,這可是我的紀錄片處女作啊,配樂選的是陳建年的《山有多高》,也許是因為曾經看過了湯湘竹導演的同名紀錄片,讓我也希望幫媽媽保留一些關於童年、老家的回憶。

非常好聽的一首歌,官方MV在這裡☞角頭音樂《山有多高》(如被移除請見諒) 

arrow
arrow

    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