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4
望安是澎湖境內第4大島,雖然是第4大,但其實騎機車繞一圈,大概30分鐘以內就可以完成,所以船長放我們下來的時間只有1個半小時,在碼頭取了機車、加完油,立刻就朝望安最大的景點 — 花宅出發。

0196

現在叫做「中社村」的花宅,並不是因為居民姓「花」而得名,其實清代《澎湖志略》就稱此地為「水垵澳花宅社」,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87年)改稱為「花宅鄉」。

0193

花宅因為金馬影后陸小芬主演的電影《桂花巷》而聲名大噪,但其實《桂花巷》根本不是在中社拍的,而是在澎湖本島的菓葉、小門鯨魚洞與池西拍攝,所以大家在中社古厝群裡翻來找去的「桂花巷」,其實是導遊以訛傳訛的山寨版。

關於《桂花巷》的拍攝地點,可以詳見【沿著菊島旅行】,站上做了非常詳細的解析。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桂花巷拍攝地點

但是不管桂花巷是真是假,中社古厝的確是非常值得一遊的地方,只是這一天再度遇上上大批的阿公阿嬤團,人潮洶湧加上熱氣沸騰,真是讓人玩得很無力。

0202

曾家古厝是中社聚落群中保存最完整、規模裝飾最華麗的一棟

0200

紅磚砌成的「曾」字窗,是曾家古厝最大的表徵意象。

0201

長和冰枝工廠,成立於民國40年,曾是望安島上的獨門生意,全盛時期,島上所有的小販都會到此批發枝仔冰去販賣,儘管已經歇業,還是可以想見昔日望安的繁華。

0203

這口水井旁砌了一道牆,據說過去居民沒有自來水,大家都在井邊洗澡,所以只要往牆上擱上換洗衣物,大家就心照不宣,不會過來窺看。

不知道這傳說是不是真的,但導遊言之鑿鑿,遊客也是拼命拍照,而且我回頭去翻以前到望安玩的照片,赫然發現自己也曾經在此留影,可見它的確是個景點。

0198

 

 

顏家古厝旁,通往海邊的小巷子,本來以為這就是桂花巷,後來發現不是,但這條巷子真的好美啊,有種連接時空的幽靜。

0209

這才是導遊口中「正港」的桂花巷

0197

知名的喜字窗

0199

這個花窗也很美,限時1.5小時實在太趕了,真希望下次能在不緊迫的狀態下,好好看看這些老房子(好多點都沒去到,氣死人啦)

0205

天台山上的「呂洞賓腳印」,是一個頗瞎的的景點,我們跟著阿公阿嬤爬上觀景台,赫然看到導遊踩在所謂的「呂洞賓腳印」上解說,她一邊比一邊解釋為何呂洞賓的腳跟會像穿高跟鞋一樣陷下去,我卻在心中OS:「導遊、觀光客這樣天天踩,它沒洞才奇怪?!」

0206

望安是綠蠵龜的重要棲息地,除了劃有一片沙灘作為牠產卵的保育區,也蓋了生態館。館裡資訊不多,但冷氣涼、遮陽率百分百,在返回碼頭的順路上,就忍不住躲了進去。

0207

館裡有個大水槽養了2隻綠蠵龜,以成龜需20~50年方可長成、最大可達90~120公分來看,這兩隻綠蠵龜只算是青少年。

裡頭還有一塊清光緒6年所立的「好善堂」石碑,紀錄清末重男輕女,居民生下女嬰後多棄置、甚至溺殺,於是地方仕紳成立合作社,只要生下女嬰好好撫育,就會補貼養育費用。好善堂保護的對象,還包括年老力衰的黃牛、海裡的烏龜,以此證明100多年前,望安人就有保育觀念。

0208

其實保育海龜不只是先民的慈悲,也蘊含了宗教與文化意義,因為媽祖是沿海漁民的庇護女神,而海龜救人的傳說也使牠成為媽出巡遶境的坐騎。

另外,元宵乞龜是澎湖的傳統文化,蘊含著向神明乞討祥龜之意,澎湖居民不只會在元宵向廟宇乞求平安龜回家,平日也會在家裡擺著一隻用1元銅板做成的金錢龜,元宵節再送到廟裡「加福」,藉此年年延續平安福佑。

話說回來,記得小時候阿公也會去廟裡乞龜,當時求回來的是傳統的肪片龜,就是糯米製成的點心龜,特殊的香蕉油味道,以及粉紅色素畫成的龜紋形狀,還有那偏硬的口感,都讓年幼的我避之唯恐不及,但是阿公交代,不管多討厭都要吃,真是我童年的夢魘之一。

0210

最後在碼頭邊,找到了這個過去望安人拿來當喜餅的「爆米花球」。聽說以前澎湖人訂婚都是分送「爆米香」,但小離島如望安船班常受氣候影響,不一定買到爆米香,所以當地人就把爆米花捏成圓球狀替代「米香」,現在還多了海苔、梅子、焦糖等口味,我買的是海苔,吃起來甜甜脆脆有海苔香,非常特殊的口感。

 

 

 

 
arrow
arrow

    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