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們預定在第一天抵達日本後就直奔金閣寺,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錯過了機場前往京都的JR,加上嵐山小火車又停駛,所以就把金閣寺排在嵐山同一天,方向也算是順的。

有人說,金閣寺最美是早上10:00前遊客不多的時刻,當然也有人說是下午斜陽西照的金碧輝煌最驚艷,不過與其人擠人拍到一堆人頭,不如趁著清早來,遊玩的興致會好一點。

所以我們一早8:30就出發了,本來打算在【金閣寺道】下車,結果我們一上車就看到一群外國捧油,心想外國捧油一定是去金閣寺,所以放心大膽的閒聊,想不到外國捧油是去不一樣的地方啦,我們只好眼巴巴望著車子駛離站牌,沒想到反而到了離金閣寺更近的【金閣寺前】,過個馬路也就到了,算是個美麗的錯誤,哈哈。

抵達時才9:00出頭,金閣寺大門才剛開,不過馬上有一團外國團來(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美國人也會跟團,我以為都是背包客呢),入口處分團客與散客,我們就趁著團客還在集合時趕快跑進去。

進去時看到一個鐘樓,有兩個工作人員在旁邊守著,定眼一瞧,嗯,原來是世界和平and平安鐘,不過要祈求世界和平之前,得先付出¥200的代價

 

42

這就是出了名的「符咒」門票,祝福遊客家內安全、開運招福、福壽如意啊

接著,美麗到令人屏息的金閣寺就出現在眼前,此刻雖然已出現人潮,但還沒到人潮洶湧的狀態,好巧又遇到一團台灣人,兩個年輕女生豔羨地問我是自助旅行嗎?

唉,姐姐10年前就來過,有練過才來自助旅行的(胡扯!到日本自助旅行真的很簡單,只要結伴而行、做好規劃,爹娘們真的不用太擔心)

臨時在藥妝店買的EVE已發揮退燒功效,真是好神奇

 

41

金閣寺,是日本首位架空天皇權位的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出家後修行的地方,不知道為何這些天皇、大將軍老了都喜歡當和尚,是因為滿手血腥嗎?反正足利義滿當和尚也要當得很有架勢,當年所蓋的這棟修行居所,就因為建築物金碧輝煌而有「金閣殿」的稱號。

大將軍過世後,此地循他遺願改為禪寺,並以其法號命名為「鹿苑寺」,儘管1467~1477年的應仁之亂中,鹿苑寺多數建築物都遭焚毀,但被稱作「金閣」的舍利殿依舊屹立,直到1950年一名僧人縱火燒毀,連放在殿中供奉的國寶、足利義滿像也一同化為灰燼。

金閣寺放火事件轟動全日本,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與水上勉的《五番町夕霧樓》,都是以這個事件為背景題材著成。

這棟金碧輝煌的金閣,即是舍利殿,1955年依照原樣重新修復建造,1987年外壁金箔全面換新,1樓延續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2樓是鎌倉時期的「潮音洞」(武士建築風格),3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禪宗佛殿建築)。

 

43

寺頂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不要再說他是金雞了,他是鳳凰!)

金閣寺的庭園造景有也是出了名的一絕,讓它成為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一路走來真是非常的美,特愛這種蒼松,那姿態真是優雅蒼勁。

不知是哪來的說法,若能將銅板丟進佛前的砵,心願就能得遂,果然現場有人躍躍欲試,不過難度頗高。

鯉魚石,但我沒有慧根,看不出來

夕佳亭旁的小石燈。「夕佳亭」是17世紀茶道家金森宗和為了迎接後水尾天皇而建造的茶室,其名取自「夕日映照金閣為佳」之意,據說從這裡眺望夕陽餘暉下的金閣景致格外動人,不過我無緣得見,只覺得這茶屋很是陰暗,好難拍啊。

茶室前有一座富士山形的手水缽與石燈籠,據說是建造銀閣寺的八代將軍足利義政(也就是足利義滿的孫子)愛用之物。不過夕佳亭明治初年毀於火災之中,現存的建築為明治7年重建完成,直到平成7年再進行解體整修。

 

40

重建後的金閣,在綠蔭碧水中美得令人摒息,想必等待秋天楓葉轉紅,一定燒得如火如荼,艷麗萬分。

我幾乎能想像那僧人的心念:是羨慕、是嫉妒、是一心一意想要獨佔的執念,熾愛燃起了火,燒得無法無天。

天皇賜予足利氏的桐紋家紋,豐臣氏的家紋也是這一枚。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桐樹上,桐紋成為祥瑞的表徵,是日本皇室僅次於菊紋的神聖家紋,如今日本政府的首相、內閣與國定神社,都可使用五七桐紋(也就是兩邊的花是5瓣,中間的花是7瓣)

【金閣寺】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北區金閣寺町1
門票:¥400
參拜時間:9:00~17:00
網址:
https://www.shokoku-ji.jp/kinkakuji/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京都 金閣寺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e 的頭像
    Anne

    甜心路1019號

    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