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鳥居本的資料時,「愛宕念仏寺」是隨著照片意外跳進眼簾,記得是一張春天山坡上開得極燦爛的花,一尊尊佛像笑納春光與日光。

後來在維基百科上查到,這愛宕寺元建於8世紀中葉,幾歷洪水沖毀、遷址,不只一次的復興又再荒廢。

但日本人對這些磨難沒在怕的,昭和年間由佛像雕刻家、也是東京芸術大学名譽教授西村公朝(曾參與京都三十三間堂的十一面千手観音修復計畫))帶領下,發起「昭和の羅漢彫り」計畫,由許多參拜者用手雕刻羅漢,放在寺內供奉,1981年達到5百尊的目標,10年後有了1200尊羅漢像,因此也稱為「千二百羅漢の寺」。


雖然事先查好了地圖,甚至用Google Map走了一遍,但一吃完飯,就遇上了山區的大雨傾盆,雨大得嚇人,幸好還有個地方躲,我們就這樣虛晃了1個小時的時間。

另一件悲慘的事,是雖然事前查好了可搭62與72路的京都巴士,卻見眼前一班班公車呼嘯而過,就是沒有62與72,後來才知道62與72的班次有限,可改搭64與74,路線也是一樣的。

請參考京都巴士時刻表:http://www.kyotobus.jp/rosen/nonomiya/index.html

等到大雨停歇,原本勸我們不要去愛宕寺的三忠豆腐大姊(她說她來這兒這麼久,都沒聽說過這個點),終於看不下去了,主動幫我們詢問在地的日本婆婆,日本婆婆研究了許久,最後跟我們說愛宕寺的公車很少,建議我們搭計程車上去,價錢不會比搭公車高出多少。

半信半疑下,我們被送上大姊幫我們攔下的計程車,用漢字加比手畫腳,司機似乎聽懂了我們要去的目的地。

不過放我們放我們下來時,發現他把我們想去的「愛宕念佛寺」,誤認為鳥居本相當有名的「化野念佛寺」,不過我在網路上查過,這兩個點相距並不遠,步行個10來分鐘,也就到了。

果然從野の宮到化野念佛寺,「小型」計程車的車資是¥640,比3個人的公車車資加起來還少。

一路上雨滴滴答答,天色不是挺好,拍出來的景色很是蕭瑟,難怪張大春在《嵯峨野,自己的愛宕念佛寺》這麼寫道:

在記憶和有著回憶作用的夢中,那是一條筆直的路,彷彿沒有任何分岔,一逕通往成千上萬個象徵著人生終結的石佛道場。我一想起嵯峨野,自然就想起「萬般無奈成寥落,一介多情轉蕭條」的詩句。

據稱這些佛像都是信眾捐獻,不知道是為了供佛,抑或是如張大春所言,是為「遍祀古來亂葬之崗上不可勝數的孤魂野鬼。」

拿著單眼相機(而且還有握把喔,真是專業)的羅漢

抱著「漱石」書本的羅漢,看來是夏目漱石的粉絲

相親相愛的羅漢


抓著愛貓的羅漢

羅漢後頭有供奉者的姓名


圖片來源:愛宕念仏寺https://www.flickr.com/photos/135612800@N06/21374378910/

由於我拍的太爛,還是來看一下官網照片,這裡也是賞楓勝地,陽光下絢麗楓紅與石像相映,放眼望去,皆是層層疊疊的羅漢像,千種臉孔,千樣表情,彷彿訴盡這人間事、世上人的種種愛怨瞋癡。

然後體會張大春所言:

那一條通往萬千石佛雕的路徑果然是極具隱喻性的。我猜想:每一個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創造力、 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愛的熱情的人,都應該親自來走一趟這條路,盡量放緩腳步,感受道路途的無盡無涯,在抵達愛宕念佛寺之後,也許一直徘徊到傍晚,仔細觀賞著每一尊石像。

倘若耐心無限,我相信來訪者總會在石像之中找到自己的面孔,並因此而覺得自己一點兒也不孤單或寂寞。


圖片來源:愛宕念仏寺 https://www.flickr.com/photos/135612800@N06/21571203491/

【愛宕念佛寺】
地址:京都市右京区嵯峨鳥居本深谷町2-5
電話:075-865-1231
參拜時間:8:00~17:00
參拜料金:¥300
網址:http://www.otagiji.com/
交通:嵐電對面的【天龍寺前】、竹林出口的【野の宮】均可搭乘,京都巴士62、64、62、74,每人車資¥220
回程是下坡,可步行順遊鳥居本、化野念佛寺、落柿舍、常寂光寺等
 
離開愛宕寺,我們折返鳥居本,沒有楓紅的仲夏季節,此地是一片寂靜。鳥居本的入口是平野屋,屋頂上一片青綠的苔痕,據說這裡保留的建築方式,和黑部立山的合掌村一樣,從這裡走道嵐山約2.8公里,其實慢慢走並不遠,中途也遇到台灣的自由行遊客,是騎腳踏車來逛的。

鳥居本是個線型的聚落,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就可以走到嵐山

中途會經過「嵯峨鳥居本町並保存館」,這是鳥居本傳統建物的復原模型

館內有簽名本,還蠻多台灣人到此一遊的

【嵯峨鳥居本町並保存館】
地址:京都市右京区嵯峨鳥居本仙翁町8
電話:075-864-2406
開放時間:10:00~16:00
入館免費
網址:http://www.kyoto-np.co.jp/kp/koto/yorimichi/yori20.html

再下來就是化野念佛寺了,這道很有fu的石階,讓我們停留了許久,不過小姐們知道這裡頭供奉的都是無主孤魂,就想快快閃人。

網路上查到的旅遊資料說,所謂「化野」,就是「傷心地」的意思,古代沒有親友的人去世之後,都被安置在此,並不加以埋葬,稱之為「風葬」。維基百科則說:嵯峨鳥居本(さがとりいもと),古稱「化野(あだしの)」,是京都人的埋葬地。

或許這紅塵中痴心的人,建起了佛寺,為無主孤魂念經超渡,於是逐漸衍生為聚落,這就是鳥居本的由來吧。

化野念佛寺由法然上人的念佛道場改成,目前的本堂、庫裡是寂道和尚在正德2年(1712年)所興建。到了明治中期,再將散置於化野的石佛、石塔集中一處,並在其中安置釋迦說法佛像,現在寺內共有8000尊以上的佛像和佛塔,用以祈求這些孤魂野鬼能夠安息。

佛寺的網站中談及歷史,裡頭有一段日文:「この地は古来より葬送の地で、初めは風葬であったが、後世土葬となり人々が石仏を奉り、永遠の別離を悲しんだ所である。

我不懂日文,但google翻譯最後一句為「人們在此哀悼永遠的別離」,讓人覺得好感傷啊~

這般姹紫嫣紅,不過是繁華一瞬,白雲蒼狗

【化野念仏寺】
地址:京都市右京区嵯峨鳥居本化野町17
電話:075-861-2221
參拜時間:9:00~16:30
參拜料金:500¥
網址:http://www.nenbutsuji.jp/

這裡還蠻多店可以逛的,但也許因為是淡季,又是週間,所以沒啥遊客,也有很多店沒開

奮力向前走的小姐們

 

接著莫名其妙的經過了土佐四天王(其實是土佐勤王黨的四個主要人物啦):坂本龍馬、中岡慎太郎、武市瑞山與吉村寅太郎,個個青年才俊,可惜個個死得慘XD

經過落柿舍沒多久,就看到這家可愛的陶藝小物店,兔子真是太可愛了,還有可愛的小沙彌。

走著走著,又繞回了野宮神社,這就是日本最古老、原始形式的黑木鳥居,是用沒剝掉樹皮的原木所製,而不是常見的紅色鳥居。

野宮神社因身為《源氏物語》的場景而聞名,作者紫式部描寫男主角光源氏前往野宮神社,見昔日情人六條御息所,青苔覆蓋神社庭園,猶如鋪上綠色地毯,景致靜美,景中人卻情已逝、生離別。

話說回來,個人非常不喜歡光源氏,我承認我沒看過這部日本古典巨作,但每次看到的源氏故事,都讓我想把這傢伙揪出來打兩拳。

像因為妒忌而生靈出竅殺人的六條御息所(日本的古典小說為何也能搞得很像鬼水怪譚),不也是因為光源氏用情不專、四處拈花惹草,而導致削髮出家、困頓病死?而被六條御息所生靈所糾纏的源氏正室葵姬、情人紫姬,不也是被這花花公子的多情別戀而苦惱?

話雖如此,還是花了10¥買簡介(自助式的購買,非常的信任人性)

手繪風的簡介,當作紀念品也不錯
【野宮神社】
地址:京都市右京区嵯峨野宮町1
參拜料金:無料
網址:http://www.nonomiya.com/


因為想趕快回去四条河原町血拼,所以一路直奔阪急嵐山站
搭阪急嵐山線到【桂】,再轉搭京都線到【河原町】,就可以直達四条河原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e 的頭像
    Anne

    甜心路1019號

    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