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京都不能不看的一部電影,當屬章子怡演的《藝妓回憶錄》,雖然主角幾乎都是華人(章子怡、楊紫瓊、鞏俐),用英文發音也令人很錯愕,但是電影裡頭小百合學習如何成為舞妓與藝妓的過程真是養眼又美麗,丟扇子跳舞那段更是我的最愛,怎麼都看不膩。
話說回來,電影裡頭小千代子奔跑的一幕,是在伏見稻荷大社所拍攝,這也讓有「千鳥居」之稱的伏見稻荷大社紅到翻天。
搭乘京阪本線抵達【伏見稻荷駅】,一出來便看到這古色古香的車站
由於麻雀會偷吃稻榖,是農夫的天敵,因此在供奉稻荷大神的神社旁,有很多「燒鳥店」,這就是一間,可惜K老大沒來,耀不然應該會非常樂意代替稻荷大神「懲罰」麻雀~
循著指標走,遠遠就看到紅色鳥居和神社(後來才發現我們走的是側門)
沿途兩側都是寫滿名字的牌子,上面大、下面小,原來就像台灣蓋廟捐龍柱,捐大錢是大牌子,捐小錢是小牌子,捐更多錢的就蓋鳥居,當然鳥居也有分大小尺寸,越大的金額越驚人
參拜前要洗手漱口
正確方法是舀水洗左手→洗右手→以手掬水就口,接著放好水杓(從來就記不住)
神社很是宏偉,紅色油漆金光閃亮
從這裡望出去才發現我們走錯入口,真正的入口設計猶如咱們台灣的中正廟,非常堂皇
伏見稻荷大社主要供奉農業與商業之神,是日本境內4萬多所稻荷神社的總社,換言之,做生意、務農的人一定要來這個總廟拜山頭,因此江戶時代前來許願的人們便以豎立鳥居,來表達對神明的敬意,使得伏見稻荷大社以「千本鳥居」聞名,連天皇都來參拜過。
這個宮燈的圖案很有源氏物語的fu,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繪馬也是金光閃亮的紅色鳥居形狀
相傳狐狸是稻荷神使者,因此神社境內到處是狐狸雕像,這尊狐狸是石刻,手法頗古樸,感覺有點年代
從這裡便可進入千本鳥居,仔細看地圖,鳥居原來是沿著稻荷山麓樹立,密密麻麻猶如隧道,綿延數公里。
旅遊網站介紹,從千本鳥居入口處步行到山頂,來回大約需要2~3個小時。途中有多個小神社與小鳥居,是預算有限的遊客所捐贈,沿途也有一些餐廳,不致於讓大家在爬山時餓昏,不過步行半小時後,鳥居密集度就逐漸降低,後頭也沒太大驚喜,因此一般都建議到半山腰的「四ッ辻茶屋」就折返。
妹妹交代要買的白狐御守¥500
特殊的狐狸造型繪馬,供大家天馬行空作畫
這位同學也太強了
走在千鳥居中,陽光撒落,感覺像走在神奇的隧道中
走一走,看到一堆人在「搬石頭」,好奇也去搬了一下。
原來這個「奧社奉拜所」有所謂的「輕重石」,也就是在許完願後拿起石頭,假如覺得石頭比想像中輕,就代表願望容易達成;但如果覺得石頭比想像中的重,就表示 需要加倍努力。當下也不了這件事,以為是要把石頭舉到過頂才算成功,用力的舉,手差點沒抽筋。
途中經過小神社,也有一些小型的木造、石造鳥居,石造的看起來頗有年份。鳥居一邊是豎立建造的時間年代,一邊是供奉者的姓名,看得出來以商家為主,我們只走了約1公里便折返,途中看到最老的年份,是一座大正9年(1920年)的石造鳥居(據說大社境內最老的鳥居,可追溯到明治時期),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木造的鳥居經歷風吹雨打總是會腐朽,沿途看到不少鳥居出現爛蝕狀態,令人捏一把冷汗,當然也不乏這種砍掉重練的例子,只剩下石墩與基座。
這一座則是沿途所見最大最氣派的鳥居,昭和13年(1938年)由京都瓦斯株式會社所奉納,至於它為何歷經這麼多年依舊光亮,其實是前幾年整修保養過,才能如此有「擋頭」啊~
狐狸使者又來啦
附近商家賣的東西也與狐狸有關,狐狸擺飾、狐狸面具,日本文化雖然有不少沿襲自中國,但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大相逕庭,像是烏鴉在華人眼中是不吉利的象徵,但在日本卻被視為吉獸;而狐狸一向給人狡猾、妖魅的形象,來到這裡反倒成為稻荷大神的使者,真是有趣。
這才是稻荷大社真正的入口,好氣派啊
【伏見稻荷大社】
地址:京都市伏見区深草藪之内町68番地
電話:(075)641-7331
參拜時間:全年無休
參拜料金:無料
網址:http://inari.jp/
大家應該都很好奇到底要花多少錢才能奉納一座鳥居呢?官網也是有寫的:鳥居依size共有6種,
5號=¥175,000(約台幣66,500)
6號=¥383,000
7號=¥482,000
8號=¥708,000
9號=¥826,000
10號=¥1,302,000(約台幣494,760)
狐裡使者咬的是金庫的鑰匙啊(誤~)